查看原文
其他

为爸妈收藏!冬季是道“要命坎”,这么做能躲过一劫……

健康遂宁 2022-12-15

冬季气温低下

寒冷对全身的每一个器官都是考验

许多慢性疾病也易在冬天高发

若不重视,甚至会危及生命



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

在气温和冷风的双重夹击下

很容易导致疾病加重

或诱发多种并发症

因此,冬季成了很多人的一道“要命坎”


冬季去世的人最多



不是小编吓你,一年四季中,冬天去世的人最多。


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在2016年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:我国冬季心血管病患者死亡人数比夏天高41%。


国外也有类似现象。英国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曾公布一组冬季死亡人数数据,去年冬季死亡人数比其他季节多4.4万!


这么看冬天的确成为了很多人的”要命坎”!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!


因为上了年纪以后,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,抵抗力较弱,气温的变化以及冷风的侵袭很容易导致疾病加重,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。在这个过程中更容易加重病情或诱发多种并发症。


冬季都有哪些高发疾病?



1

低温加重的心绞痛、心梗、猝死


现在很多人有高血压、高血脂等疾病。


而冬季气温又比较低,特别是遇到大风降温天气,寒冷会刺激人体血管收缩,从而促使心率加快,血压升高。


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发现:室外温度每降低1摄氏度,人体收缩压约升高0.19毫米汞柱,舒张压约升高0.12毫米汞柱。这样会增加心脏负荷,引发心绞痛、心梗、猝死等疾病!

 

此外,冬季因排汗减少,饮水量减少,水分摄取不足,血液黏稠度增加,容易形成血栓,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或病情恶化。


保命建议

冬季温差大,血管易收缩和痉挛,干燥也容易造成血液黏稠,诱发心血管疾病。


建议及时补充水分(每天不能低于2000ml水),降低血液黏稠;忌食生冷食物;减少晨练,保持情绪稳定。


2

温差诱发脑卒中、脑血栓



冬季人体毛细血管收缩,血循环外周阻力加大会引起血压升高,促进血栓形成,是中风的高发季节,且中风常起病急骤,危害极为严重。中老年是中风的高发人群。


而年轻人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如喜爱高盐、多肉、高动物油、浓咖啡、浓茶;吸烟、酗酒;缺乏锻炼等也是易发生中风的危险因素。


除此以外,有高血压、心脏病、糖尿病(特别是伴有房颤、高脂血症),以及有缺血性心、脑、肢体血管疾病的患者;脑动脉狭窄以及有家族中风史的人,都是中风易发患者群。


这和心梗、猝死非常类似,温差导致心脏负荷增加,同时也增加了脑溢血和脑血栓发作的机会。


保命建议

冬季做好保暖工作胜过药物治疗,尤其是头部保暖。建议冬季养成戴帽子的习惯,可以减少热量散失,更可以减少脑部血管收缩引起的各种不适。


有病史的人一定谨遵医嘱用药,尤其老人不要擅自停换药。儿女可以提前把药物分装进小药盒,每天定时打个电话,提醒老人按时、定量吃药。


规律饮食和运动。天气虽冷,切记不要吃太多大鱼大肉类的菜肴。同时保持运动。在室内走走,打打太极,也比坐着不动强。


3

寒冷干燥引发呼吸系统疾病


呼吸系统疾病也是冬季的高发疾病,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病、老慢支、肺炎等。


天气转凉,呼吸道的保护能力下降,干冷的空气,以及粉尘,会刺激呼吸道,引发咳嗽、咳痰、呼吸困难等症状,加重老慢支、慢阻肺等疾病的病情。免疫力差的老人容易受到病毒、细菌的感染。

保命建议

避免吸入有害颗粒。雾霾天气中的颗粒等会对呼吸系统产生伤害,因此空气不佳时出门应注意戴好口罩,老人尽量不要出门。


积极预防感冒等上呼吸道疾病。在有空调或暖气的房间可使用加湿器,天气好的时候,应定时给室内通风。


老人应远离人群聚集的地方,并且在咨询医生后,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,避免发生呼吸道感染。如果出现咳嗽、呼吸不畅等症状,一定要及时就医,不要因为症状轻就忽视它。


4

骨折极其多种并发症




数据显示,跌倒是造成 65 岁以上老人意外死亡的第一大原因。其危险性甚至不亚于中风、心梗等疾病。


冬天路面湿滑,衣物厚重,老人很容易摔跤,出现骨折的现象也明显增多。老年人一旦发生骨折,容易导致原有的内科系统疾病加重,以及泌尿系统感染、褥疮、肺炎等并发症。


另外,一些骨折患者长期卧床,更容易形成深静脉血栓,而血栓会随着血液循环游走可导致肺栓塞,重者可导致骨折病人猝死;此外,骨折后高凝状态也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几率。



保命建议

预防跌倒永远是第一位。在厕所、浴室安装防滑扶手,在过道安装小夜灯,给地板打防滑地板蜡等。


给老人买的鞋子最好有防滑功能,遇到雨雪天,请提醒他们尽量不要出门。


跌倒后要尽快就医。老人跌倒后别急着起身,先原地感受一下身体状况:如果感觉不适,要及时求助,尽快拨打 120,等待医护人员;如果能站起来,也别着急,缓慢移动到附近的安全地点,休息观察一阵;即使感觉没啥事儿,也最好带老人去医院检查一下,更放心。


另外,可以在老人的衣兜里放一张纸条,写上联系方式,确保意外发生时能及时联系。


5

冬天更容易抑郁导致自杀


冬季由于人体生物钟不能适应冬季昼短夜长、日照时间短的变化,导致生物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(特别是被称为情绪稳定剂的神经递质-“5-羟色胺”的合成减少),造成情绪与精神状态紊乱,因此更容易产生自杀倾向。


保命建议

在寒冷的冬季里多找朋友聊聊天,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。在家多开窗通通风,在暖和一点的时间段尽量到楼下、小区里走动走动。如果自觉情绪难以调节已经影响到自己的生活了,那么就要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。


冬季这几件事磨蹭一下



1

起床慢一点


进入数九寒天后,中老年人如果起床过快过猛,很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,而且冬天是此病高发季节。建议大家尤其是中老年人起床应分几步进行:


建议:醒来时先不要急于坐起,人躺着时血液循环较慢,黏稠度也高,不妨赖床几分钟,让身体从睡眠到苏醒有个反应。


伸伸懒腰,使血液慢慢流动,靠在床头坐三五分钟,给心脏一个适应过程。


双腿下垂,在床沿上坐一两分钟,在这个缓慢起床过程中,心跳会慢慢加快,让脑供血状况有所改善。


2

运动热身慢一点


冬季气温较低,运动前的热身活动要比其他季节特殊。如果热身不充分,很可能因为温度低,人体肌肉伸展性降低,关节变得僵硬,造成肌肉拉伤和关节扭伤等情况。


另外,冬天人的血管明显收缩,即使不运动血压也比平时稍高,血管弹性也在下降,如果热身不到位,血压容易突然上升,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。


建议:运动前的热身活动在5分钟左右,但冬季由于气温低,肌肉收缩性差,所以应适当延长到10~15分钟。


最好在9点以后,太阳出来、相对温度较高了再运动。


可以练习太极拳和柔力球,天气过冷时可以在室内快走或者原地慢跑。运动时若出现头晕、头部发紧、胸闷等症状,应立即停止。


3

吃饭慢一点



寒冷的冬天,大口大口地趁热吃可能恰恰伤害了胃。天气寒冷会让胃变得更加敏感,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,胃部容易发生痉挛性收缩,从而引发胃疼、胃胀、腹泻等不适。


建议:大家吃饭的速度一定要慢,尤其在寒冷的冬天。如果刚从外面回来,不要马上吃饭,可以先喝点温水,过10~15分钟后再进餐。


每顿饭的进食时间至少在25分钟以上,一定要放慢速度,增加咀嚼时间,老年人建议一口饭嚼20次以上为宜。


4

说话慢一点


老年人体弱,大部分都患有一些慢性疾病,语速太快,很容易使老人情绪变得激动和紧张,促使交感神经兴奋,造成血管收缩,引发或加重高血压、心脏病等的复发。


此外,焦躁的情绪既伤肝伤肺又伤脾,还会影响到人体的内分泌及机体组织的正常运转。


建议:中老年人能刻意试着放慢自己的语速,则相当于努力让自己处于平心静气的状态。此时,大脑会变得安静,肌肉容易放松,气血畅通,身体各部分机能组织运转都会更协调。


5

排便轻一点



冬天在马桶上发生的心梗、猝死等意外事件屡见不鲜,危险级别值得警惕。


老年人冬季排便用力是大忌。当人屏气排便时,各个器官的肌肉都在用力收缩,腹部肌肉也一样,这就导致腹压增高,使心脏排血阻力增大、血压升高和心肌耗氧量增加,从而导致心肌缺血、心绞痛或严重心律失常引发的猝死。


建议:排便时不要太使劲,排不出来不应勉强。排尿也要尽量缓慢,不可用力过快过猛,直立位或蹲起时,要手扶支撑物。



排便不畅的人群平时应多吃蔬菜水果,多喝水,多运动,以保持大便通畅,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缓泻药物。


蹲位排便相对于坐位排便所用的腹压更大,危险性也相对要大一些,建议老年人最好选择坐便方式。


来源:成都商报四川名医

图文据网络,侵删


猜你喜


太重要!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医疗损害责任司法解释:不让医生受不白之冤


提升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水平  遂宁市召开流动人口示范推进暨计划生育避孕药具工作会


世界强化免疫日| 免疫力低下的几大症状你有吗?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